电商:为经济增长发力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18238亿元,同比增长49.9%。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2888亿元,增长54.8%。未来,网上零售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其快速发展也撬动了传统经济的转型升级,而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新业态正在为经济的增长持续发力。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业态中,网购是一个新的消费业态。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网购的用户就已达3.02亿人,网络零售交易额早已超过1.85万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网络零售企业创造了900多万个就业岗位,预计2015年将达到3000万个。
网上卖蔬果 方便又快捷
电子商务时代,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一些销售大米、瓜果、蔬菜的“新概念门店”令人耳目一新。在一些社区的“新概念门店”里,人们看不到传统店里堆得满满的各式蔬菜和瓜果,看到的只是几台电脑和印有二维码的商品实物图片,居民只需通过手机扫码,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在店里的所有交易。以往,农产品供货商需要把当地农产品运到销售地区,不仅运输成本高,而且由于从田间到餐桌链条中的信任缺失,商品的销售情况也并不乐观。现在,既压缩了中间环节,也降低了商品的价格,深受居民欢迎。未来,这样的平台还可以延伸出家政服务、物业报修、医疗挂号等全方位社区生活服务项目。
据阿里研究院发布的《阿里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显示,2013年阿里平台上经营农产品的卖家数量为39.4万户。2013年在淘宝网(含天猫)平台上,农产品的包裹数量达到1.26亿件,同比增长了106.16%。生鲜类产品的增长则超过100%,是食品中增长最快的品类之一。
对于居民的生活必需品生鲜来说,由于其具有黏性高、重复购买率高、毛利高的“三高”特性,因而吸引了各路资本进入生鲜电商领域。业内人士预计,2014年生鲜的网购增长率将会超过200%。
在今年中秋节期间,各大生鲜电商纷纷推出了阳澄湖大闸蟹优惠销售活动。以前电商选产品更多关注的是价格和服务,现在则更注重源头货源的品质。人们只需在家点击鼠标,就可以放心地及时吃上海鲜。对此,许多生鲜电商认为,他们拼的就是好商品、好服务,但由于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不高,生鲜配送要求高,对好商品和好服务就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很多生鲜电商为了提高冷链配送的效果,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实现了一日两配,即上午下单,下午晚饭前生鲜食材即可配送到家,方便、快捷并保证品质。
市场空间大 运营精细化
人类对生活便利的需求永远不会改变,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支付的越来越简便,使得人们可以更加快捷地获得更具价格优势的蔬菜瓜果和生鲜。随着服务的精细化和个性化,电子商务配送时间也将比去菜市场购买更加快速。有业内人士乐观地预计,未来5-10年间,菜市场、超市将会逐渐衰减,消费者将从实体店向电子商务平台转移。
生鲜电商的增速比家具、服装、3C等商品高很多且规模庞大。据申银万国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生鲜电商交易规模130亿元,同比增长221%,冷链宅配规模39亿元,预计未来3年生鲜电商交易规模将有7倍的成长空间,带动冷链宅配市场将有6倍的成长空间。该报告预计,2014年我国生鲜电商的增速会达到100%,年销售额有望达到260亿元。
相对于家电、服装、化妆品等已经非常成熟的电商行业,生鲜的日常消费占比高、频次消费高以及消费升级等元素,市场想象空间大,利润和未来的增长潜力吸引了大批电商进军生鲜市场。
目前,生鲜电商已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电商的核心竞争力是供应链管理及用户体验。但也有专家认为,生鲜电商想要做大,势必需要进行跨市跨省的冷链配送,然而目前全国物流冷链并无法满足生鲜电商的需求。另一方面,对普通电商而言,在没有物流团队的情况下,也必须借助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配送。一定程度上,反而是生鲜电商的兴起刺激了冷链的发展,即便是物流起家的顺丰优选也只能配送到有限的几个城市,这无疑成为生鲜电商发展的一个短板。
农村大市场 渠道尚不足
另一不可忽视的现状是,阿里、京东等大型电商都已瞄准了农村市场,纷纷启动渠道下沉策略。不过,二者下乡方式则因各自经营模式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京东着力于塑造自身的物流体系稳固核心竞争力,同时借助物流体系的强大实力提供供应链服务。阿里着力于打造物流体系服务平台,着力于构建购物、信用支付之外的另一生态。阿里巴巴发布的数据表明,2013年我国网购消费额增速,县域市场比城市市场高出了13.6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认为,农村市场的消费能力正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单从网民结构看农村网民虽然只占30%左右,但其增长率是城镇网民的近2倍。易观智库的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有35.4%的移动购物消费者来自三线以下城市,二、三线用户占51%,很多农产品企业都尝试以网络渠道销售。可见,农村具有巨大的网络消费能力。与此同时,电商下乡还会对当地县区城镇经济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一个不可忽视的信息,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连锁分销和农民网店,这无疑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未来电子商务的个性化服务必不可少,用户体验将成为制胜的“王牌”,而为用户提供多样甚至小众的选择、制定分层次的合理价位以及物流提速等都是增强用户体验的有效渠道。
在10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要落实国务院部署,积极推进“六大举措”,其一就是以结构性改革推动结构调整,更好支持“三农”、小微企业、新产业特别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业态成长。电子商务不仅是多了一个销售渠道,也不仅是多了一个廉价购物的方式,重要的是,它是一种新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如今,电子商务产业有效推动了物流业、制造业、宽带和金融支付等产业的良性发展,撬动了传统经济的转型升级,电子商务所代表的新业态对经济产生了全方位的拉动作用。